我们已经看到,汉帝国在鼎盛时期是如何允许某些匈奴部落作为汉帝国的同盟者在黄河河套地区沿着长城立下自己的根基。长期以来,这些匈奴部落证明了他们是忠实的外部援军。但在公元2世纪末年那些标志着汉朝死亡阵痛的内战期间,他们便利用汉帝国的普遍混乱开始了对中原的蚕食。他们趁着人们无暇阻止,利用中央权力的软弱,越过长城,在山西的心脏地带扎下了他们的营盘(195年)。汉帝国正处于汉朝衰亡的前夕。这些匈奴人的首领适时地想起了他的一位女性祖先正是出自那个显赫的家族。他厚着脸皮、不无狡猾地采用了这个伟大的汉人王朝的家族姓氏作为自己家族的姓氏。就这样,当汉室的正统权利在汉帝国被一连串的篡夺者彻底取消的时候,它却在匈奴部落的蒙古包里复活了。308年,一次大型集会在山西太原举行,这位匈奴首领————打那以后他被称为刘渊————庄严宣告,他就是汉王朝的合法继承人,大胆地声称自己有权得到那份“祖业”,换句话说,就是大汉帝国。
刘渊的儿子刘聪把这些威胁付诸实施。像许多年轻的蛮族同盟者一样,刘聪也是在洛阳的宫廷里养育成人的,据史书记载,他甚至成了一位优秀的汉学家。但不管怎样,这位学者从未忘记本民族的军事才能,他依然能够弯起300斤的大弓。此外,在逗留皇城期间,他还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皇家宫廷里的盛大场面和浮华典礼,可能让一个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不到王朝的衰落、管理者的缺陷、制度的腐朽性以及泥足巨人的真实虚弱,但这位汉王子并没有被表面的繁华所欺骗。公元311年,他派出了四路骑兵纵队进兵皇城洛阳。这些匈奴人闯入了皇城,突袭了皇宫,俘获了皇帝。皇太子被杀,三万居民被屠。皇宫被付之一炬,皇陵被洗劫一空。皇帝本人则成了刘聪的阶下之囚,刘聪强迫他担当行酒侍者,直到有一天,刘聪兽性大发,索性把他给杀了。
皇室家族的另一位皇子随即在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在匈奴骑兵最近一次入侵所留下的废墟中登基称帝。“即位时,长安城中不盈百户,篙棘成林。”[1]公元316年冬,匈奴人毫无预兆地再次出现在长安城下。由于这支大军是由骑兵组成的,没有能力承担正规的围城战,他们于是骑马排成没有尽头的队列绕城